中華民國憲法與立國精神
Responsive image
老師: 魏澤民
助教: 醫學系系辦, 高郁棠, 林育正, 陳冠勛
基本資訊
課程代碼
1101009120101
課程名稱
中華民國憲法與立國精神
學分
3
學期
1101
單位
醫學系 (101)
年級
1
班級
一年級
修課人數
90 人
老師
助教
課程說明
課程簡介
一個國家在世界上要求得長久生存,其立國精神的建構與發展必須順應世界潮流,同時也要能反映自己文化特性。而有具備深厚憲政民主素養的公民,才會有先進的憲政民主文化與現代化的憲政民主國家。自政府遷台以來,依循社會文化變遷,憲政的實施由重效能到重制衡,由重安全到重人權,由重道統到重民權保障,由重固有疆域到重台灣生命共同體,顯示出中華民國憲法所揭櫫之立國原則及其基本精神變遷,是一部活生生的政治社會史。本課程將以立憲主義為核心,探討憲政民主的法治觀念與權力分立原則,主要目標在幫助學生了解憲法為何為立國之根本大法,並對憲法的觀念與當前憲政運作的情形,有基本釐清與認識。其次,以實際參與監督及醫療相關案例與大法官釋憲文結合國醫學生特質,引領同學應用憲法落實生活實踐。
課程大綱

1.立國精神與憲法基礎槪念:立國精神與世界潮流、立憲主義、民主思潮、法治原則、依法行政等原理與規範。

2.憲政理論與實務:包括權力分立原則與憲法變遷、憲法解釋、憲法實施條件等。

3.人權與民權:人權與民權大不同、人權的演進與內容,我國憲法基本人權內涵與規範,輔以相關醫療案例與憲法關係介紹。

4.政府體制:介紹憲政民主政府體制的類型(總統制、內閣制、半總統制、委員制),兼論我國政府體制的現況與展望。

5.憲法應用(含PBL分組討論):從急診暴力相關案例及軍事審判法看大法官釋憲文及實際參與國會監督

6.學習歷程檔案:依照每週課程主題,老師提供與現今與憲法相關議題、報導、圖書文獻等資料,彙整自身學習歷程,並於期末時最後一週,發表學習歷程。
教科書

指定閱讀:

1.李念祖編譯(2008),《案例憲法:人權保障的程序》,台北:三民書局。

2.陳櫻琴、黃于玉等著(2010)《醫療法律》,台北:五南書局。

3. Steven Levitsky,李建興譯(2019),《民主國家如何死亡》,台北:時報。

4.楊智傑(2011),《圖解憲法》,台北:五南。

5.魏澤民自製多媒體影音課程講義

6.我國相關大法官釋憲條文,可上法務部「全國法規資料庫」查詢

參考書:

Steven Levitsky,李建興譯(2019),《民主國家如何死亡》,台北:時報。

John J. Mearshimer著彭玲林譯(2011),《為什麼您的政府會說謊?》,台北:城邦。

Noreena Hertz,許玉雯譯(2014),《為什麼您的政府會說謊?》,台北:經濟新潮社。

張宏林等(2014),《第一次監督國會就上手》,台北:開學文化。

Thomas Piketty,詹文碩,陳以禮等譯(2016)《21世紀資本論》,台北:衛誠出版社。

李念祖編譯(2008),《案例憲法:人權保障的程序》,台北:三民書局。

陳慈陽(2007),《人權保障與權力制衡》,台北:漢廬圖書。

林有土編著(2007),《認識中華民國憲法》,台北:全華圖書。

陳慈陽(2007),《憲法規範性與憲政現實性》,台北:漢廬圖書。

楊穎超, 趙中麒編著(2007),《七次修憲後中華民國憲法Q&A》,台北:風雲論壇。

李惠宗(2006),《中華民國憲法概要:憲法生活的新思維》,台北:元照出版社。

陳滄海(2006),《憲法解釋與憲政發展》,台北:學富文化。

呂炳寬, 項程華, 楊智傑著(2006),《中華民國憲法精義》,台北:五南。

劉振仁編著(2007),《中華民國憲法與政府》,台北:新文京。

陳新民(2005),《憲法學釋論》,台北:三民書局。

卡爾.施密特(Carl Schmitt)著,李君韜, 蘇慧婕譯(2005),《憲法的守護者》,台北:左岸文化。

湯德宗(2005),《權力分立新論:憲法結構與動態平衡》,台北:元照出版社。
成績說明

1.課堂參與(ZUVIO隨堂觸控測驗、課堂討論、記錄)30%

2.醫療PBL分組合作學習及成果報告20%

3.期中線上考試25%

4.期末學習歷程檔案(含課程單元FLASH測驗及ZUVIO隨堂手機觸控測驗、自我評鑑):25%

附註:缺課三次平時0分計算,公假不列入扣分計算,遲到2次進教室平時成績扣10分。全勤參與課程總成績加5分。
QR Code
放大
 Copyright © National Defense Medical Center.
All rights reserved.